降价本来是以牺牲个体利润为前提来提高销量,继而保障整体收益同时增加流动资金的一种销售方式。可不考虑市场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降价之举则是饮鸩止渴,不但不能转危为安反而还会令茶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最近春茶马上就要上市了,不少商家纷纷搞起了预售。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我却发现今年的预售竟然多了三分火药味,这降价的力度就连我这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都颇为心动,正当准备下单的时候,我突然犹豫了,不是想再去讨价还价,而是对未上市的茶叶充满了担忧。
俗话说的好,赔本的生意没人做。在毛茶价格还未出来之前,这么多茶商竟然把成品的价格压到这么低,难道不怕赔本吗?虽说在做茶的时候,可以就茶价同茶农进行充分的交流,但这也仅仅是在行情价的基础上略微让些,万一到最后原料价格砍不下来,预售又低价卖出去一票连本钱都赚不回来的产品当如何?
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先例,2018年的时候某小圈子的意见领袖就发起了这样一个众筹活动,后来因为原料非但没有降价还略有上升又不得不临时面向圈子追加资金,结果圈子也因此而解散。小圈子影响毕竟有限,可要是发生在茶商身上就不一样了。如果不想追加预算,那就从成本上想办法,换言之不就是以次充好么,小树茶冒充古树料,周边产区的原料进来混搭等等。可茶企一旦这样做,等于断送了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口碑,或许在这一款茶上面能够盈利,可长远看一定是血亏。
因为去年市场整体不太好,所以不少茶商都没能完成既定目标。可在开年各种情形都不明朗的情况下就一味去打价格战,在我个人看来怕是弊大于利啊。不是不可以降价,好歹也得茶山那边的报价出来,根据原料成本再确定成品的折扣似乎更为稳妥。
作者:天火